|
森林康养在国际上称为ForestTherapy,也称为森林疗养,是在森林环境中进行的健康自然疗法或环境疗法;各国也常以一般人较有印象的「森林浴」(forestbathing)来说明,日本有学者便将森林康养定义为在森林环境中进行森林浴。森林环境中自然优美的景色和悦耳的自然声等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森林中的植物可以提供负氧离子和芬多精等对人群健康有益的环境因子。现代医学证明了,森林康养对于人的健康有益,包括疏解压力、改善睡眠品质、提升免疫力等。 森林康养的历史 森林康养最早要追溯到德国。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森林康养实践的国家,被视为“森林疗养”的发源地。德国的森林疗养被称为“森林医疗”,是指利用自然优美的森林环境预防和治疗“城市文明病”,重点是临床疾病的疗愈、康复和保健。 森林康养的受益群体 ①健康人群 维护健康人群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森林康养促进副交感神经活动,提高摄氧能力,降低动脉僵硬度,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 ②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森林康养对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③呼吸系统患者(儿童哮喘、COPD等) 森林康养后儿童哮喘患者、COPD患者的呼吸系统健康指标多呈明显改善趋势,主要表现为肺功能增加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下降[2]。 ④慢性病患者 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对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短时间森林康养后慢性病患者体内NK细胞数量及其活性提高,且该效应至少维持7天[3]。 ⑤有情绪困扰的人群 主观情绪量表的研究表明,有情绪困扰的人群进行森林康养后,负向心理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情绪状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客观评价的生理指标也发现进行森林康养后有情绪困扰的人群的生理压力、应激状态等有所缓解[4]。森林康养后失眠群体的睡眠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5]。 各国的森林康养 德国 德国森林康养以克奈圃疗法(Kneipptherapy)最为知名,包含水疗、森林活动等,是当地健康保险制度认可的医疗形式。 日本 日本在1980年开始提倡森林浴,森林浴的森林康养观念影响到美国等世界各国。2000年后多位日本学者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民间团体开始推动森林疗养师资格、森林康养基地的认证制度,目前日本有65处森林康养基地。 美国 美国森林疗养向导协会(ANFT)成立于2012年,受日本影响将「森林康养」归于「森林浴」的启发,借此向大众说明森林康养的功效,并融入了主流医疗系统。 韩国 韩国自1980年起大力推动森林游憩,2015年颁布《森林福利促进法》,2016年于山林厅辖下增设森林福利院,除国家森林疗养中心外还划有7处国立疗养林。韩国的森林福利包括森林教育、森林康养,为社会福利一环。韩国的森疗师为国家公务员,相关学程也纳于大学教育。 中国 我国的森林康养于2010年代兴起。森林疗养在我国也称为森林康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2015年委托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开始森疗师培训。全国首座认证的森疗基地于2020年底在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挂牌启用。我国森林康养特色是结合中医理论,会以仪器检测穴道作为健康指标。(来源:大白康养)
|